中复神鹰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_应用领域_安博全站APP官网下载地址_安博全站平台手机版
安博全站app一线品牌水处理树脂指定供应商

原厂直供、假一赔百、品牌代理、正品保障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755-23192914
安博全站app:中复神鹰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中复神鹰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3-12-29 01:57:26 | 来源:安博全站app

  中复神鹰是一家专门干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致力于推动国内碳纤维的产业化发展,长期专注于高性能碳纤维的创新研究,实现了高性能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突破,形成了覆盖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高强高模型等不同类别碳纤维产品,基本的产品型号包括SYT45S、SYT49S、SYT55S和SYM40等,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碳/碳复材、风电叶片、交通建设、体育休闲等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依托神鹰西宁万吨碳纤维基地的投产,公司产能规模超万吨,位居国内前列。

  公司科学技术创新活动以研发项目为载体,坚持自主创新,以政府项目为引导,公司项目为核心,进行全过程科学的设计开发和实施管理。在项目立项时,坚持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市场需求、面向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明确研发目标,找准攻关方向;在过程实施时,参照设计开发控制程序,严格把关方案设计、工程研制、设计定型等关键环节,强化督导,推动工作落实;在成果评价时,建立以正向激励为核心的绩效评价、科技奖励制度,

  坚持成果导向,给予优秀研发人员绩效奖励,树立榜样,激发团队潜能。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助力逐步提升企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

  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采购相关制度,充分的发挥总部的集中采购优势,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子公司执行月订单的模式,保证全年主要生产物资的储备平稳,提高运转效率。公司积极实施供应链管理创新,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节能减排,提升产品竞争力。为保证生产物资供货稳定,公司将评价合格的供应商纳入合格供方名录并实施分类动态管理,与供应商保持紧密协作,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生产运行部每年依据公司经营目标,制定全年生产计划;以年度总计划为依据,结合市场实际的需求分解制定季度及月度生产计划。各生产线严格执行当月生产计划,并制定质量及成本目标。生产车间严格根据生产计划及产品工艺路线开展生产活动,保质保量完成产品订单。

  通过生产调度管理实现从计划到实施的闭环控制,生产过程严格执行工艺规范,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控。

  公司主要是采用直接销售模式。报告期内,碳纤维下游市场需求迅速增加,产品供不应求,公司适时调整销售策略,通过与航空航天、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碳/碳复材、风电叶片、交通建设、体育休闲等各领域客户签订战略协议增强业务经营的稳定性。公司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定价机制,成立市场战略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以制定销售计划并确定产品售价。公司产品的定价方式主要以国外竞争对手同种类型的产品的价格作为参照,结合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客户的真实需求、产品应用领域以及下游市场的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碳纤维具有质轻、高强度、高模量、导电、导热、耐腐蚀、耐疲劳、耐高温、线胀系数小等一系列其他材料所无法替代的优良性能,同时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上述特性也使得碳纤维在航空航天、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碳/碳复材、风电叶片、交通建设、体育休闲等领域大范围的应用。目前碳纤维制造的主要企业有日本东丽(TORAY,含收购ZOLTEK)、美国赫氏(HEXCEL)和中复神鹰等。2021年,中国大陆地区碳纤维产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产能国。

  从全球市场来看,碳纤维大规模工业化技术成熟,产品已形成大丝束碳纤维和小丝束碳纤维两大类,各大企业均在持续开展低成本碳纤维制备技术和高性能碳纤维的开发。根据《2021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数据,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量约11.8万吨,同比增长10.4%。其中航空航天领域在2021年对碳纤维的需求量为1.65万吨;体育休闲市场2021年需求相比2020年有强劲的反弹,同比增长20%,约1.85万吨;风电领域的需求增速在2021年下滑至7.8%,但3.3万吨的需求量仍然是最大;能承受压力的容器领域受益于储氢瓶的需求量开始上涨,仍保持了25%的需求增速;碳/碳复材基于中国光伏产业的推动,对碳纤维需求量开始上涨70%,成为增速最快的领域。

  从国内市场来看,近些年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呈现逐年递增的局面。根据《2021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数据,2021年国内需求量达到6.24万吨,同比增长27.7%;其中国产纤维量2.93万吨,占国内总需求46.9%,国产纤维占比与去年相较增长约9个百分点。国内航空航天领域需求2021年仅占3.2%左右,国内市场还有广阔的开拓与发展空间。体育休闲领域作为2021年国内第二大应用市场占国内总需求量28.1%。依托国内新能源政策扶持,2021年光伏和氢能等下游市场需求呈现强劲增长,其中碳/碳复材2021年国内需求量达到了7,000吨,能承受压力的容器2021年国内需求量为3,000吨,新能源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促进全球碳纤维需求量开始上涨。国产碳纤维在经历多年的市场洗礼后,制备技术日趋成熟,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并呈现出国产逐步抢占进口市场空间的发展态势。

  公司碳纤维产品在原丝生产的全部过程中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干喷湿纺纺丝技术,具备T700级、T800级、T1000级和M40级的产业化能力,产品涉及1K-24K各种各样不同型号。公司T700级及以上产品系列在国内市场已连续几年保持市场占有率50%以上,在国产高性能碳纤维领域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产品被市场广泛认可。随公司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的全面投产及西宁二期碳纤维项目的有序推进,将进一步保障国内高性能碳纤维市场的需求。

  中复神鹰经过十几年的研发技术,突破了超大容量聚合、干喷湿纺纺丝、快速均质预氧化碳化等核心技术工艺,系统掌握了碳纤维T300级、T700级、T800级、M30级、M35级千吨级技术和M40级、T1000级百吨级技术,建成了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公司不断突破碳纤维的技术瓶颈,主要项目及相关这类的产品的技术鉴定成果如下:

  主要工艺技术方面:研发了干喷湿纺纺丝原液聚合物配方和制备技术和大容量60m专用聚合釜和匹配聚合工艺,实现了单套5,000吨/年PAN原液的稳定化均质化制备;研发了干喷湿纺凝固成型核心技术、高压蒸汽高倍牵伸技术和多纺位均质纺丝技术,成功实现了高取向、低缺陷高品质PAN原丝的高效制备,纺丝速度达到400m/min,单线吨/年;研发了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高效预氧化技术、快速碳化技术,高强型碳纤维和中模型碳纤维性能与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相当,单线吨/年。

  产业化技术方面:公司首次实现单线吨高性能碳化生产线设计和运行,单线产能国内居首,碳化单位能耗逐步降低;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高性能T700级、T800级碳纤维万吨规模化生产,规模和效率达到国际领先企业水平,实现与国际巨头“并跑”;另T800级航空预浸料对标国际中模型民机用预浸料产品,在突破树脂配方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建成及运行过程控制体系,开展了多批次生产及验证,关键力学性能全面符合预期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围绕高强高模碳纤维、航空级预浸料、大丝束碳纤维等技术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持续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申请专利35件,其中发明专利13件,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6件。

  公司有序推进各项在研项目。报告期内,公司加大航天航空级碳纤维、航空级预浸料等研发项目的投入;同时根据研发需要,进一步扩充研发人员队伍,出台多项研发人员激发鼓励措施,提高薪酬待遇,夯实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基础。

  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冠疫情局部多点散发,面对连云港、西宁两地相继遭遇新冠突发疫情、实施静态管理的严峻形势,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围绕全年生产经营目标,稳生产、拓市场、抓建设、强管理,稳中求进、进中向好,以“一季度坚持奋战、二季度持续强攻”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全年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面对国内应用领域需求量持续增长、同行业公司产能不断释放等诸多外部外因,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既定的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加大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力度,加强研发与营销体系建设,深入推动精益化管理与内部风险控制,持续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主营业务稳健发展。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86,269.48万元,同比增长126.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994.80万元,同比增长82.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186.27万元,同比增长105.97%。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2022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充分的发挥科学技术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增强企业未来的发展后劲;T800级碳纤维已获中国商飞PCD预批准,预浸料应用验证进展顺利。全面深化研发项目管理体系,组织并且开展系列专题培训活动,有效提升管理上的水准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全线开展人才招聘工作,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提高科研人员薪酬待遇,壮大研发队伍,夯实企业人才基础。截止报告期末,研发费用5,409.74万元,同比增长238.73%;研发占比6.27%,同比增加2.08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调整产品布局及生产结构,连云港本部进一步落实向“小丝束化、高性能化”产品结构转型,放大高毛利润产品及高性能产品产量;神鹰西宁产能逐步释放,加大各应用领域的产品供给。在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光伏及风电等主要应用领域持续发力,与重点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在深耕新能源领域同时,加速布局航空航天领域,积极推动潜在行业客户的战略储备。

  作为募投项目,公司西宁年产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已全线投产;连云港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及原丝试验线月底开始联动试车;上海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外购设备已陆续到货,预计2023年9月建成并投产。公司西宁二期1.4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于2021年10月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底至2023年期间各生产线开始陆续建成并投产。

  持续完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体系,不断的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ESG引入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信息沟通系统,提升公司应对风险的意识,确保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建设规范募集资金管理体系,充分保障募集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率。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有效运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着力构建公司特色安全文化。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通过中国建材集团“1335”党建指导原则力促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层次地融合。夯实三基建设,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策划庆祝建团百年“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和“七一”表彰活动。创办《中复神鹰碳纤维》企业内刊,选树先进典型,弘扬工匠精神,凝聚发展合力。

  公司的基本的产品为碳纤维,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碳/碳复材、风电叶片、交通建设、体育休闲等领域。碳纤维产业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密集型特征,公司目前主营业务的发展和竞争优势的保持均依赖于公司高性能碳纤维的工艺技术和产业化应用。

  目前,国内碳纤维技术升级大多分布在在更高强度(如T1100级别)和更高模量(如M55级别)碳纤维制备工艺的研发和工程化应用,以及更高制备效率(如高速纺丝和大丝束)。公司研发人员和研发投入相对不高,技术开发具有不确定性,若公司不能加强研发资源投入和布局,及时把握行业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或市场上出现在成本、质量、应用等方面更具优势的新型碳纤维产品,可能对公司未来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所处碳纤维制造业属于新材料领域,对国家相关战略产业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支撑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产业政策、技术扶持政策,对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对企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如果未来国家产业政策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则公司的市场空间及发展前途将可能受一定的影响,可能给公司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带来风险。

  公司碳纤维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和能源包括丙烯腈、天然气、电力、蒸汽等。丙烯腈为石油化学工业产品,市场行情报价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天然气、电力、蒸汽等价格由政府统一调控,价格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如果未来公司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价格大大上升,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碳纤维生产技术及生产的基本工艺极为复杂,生产控制精度要求高,只有具备生产线长周期连续稳定运行的技术水平及管理能力,才可能正真的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公司已掌握碳纤维连续稳定运行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但存在因生产环境变化、产能扩张、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等问题造成产品质量波动的风险。

  当前国内碳纤维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仍然以国外进口碳纤维为主,主要境外碳纤维企业包括日本东丽(TORAY)、日本东邦(TOHO)、日本三菱丽阳(MITSUBISHI)、美国赫氏(HEXCEL)、美国卓尔泰克(ZOLTEK)、德国西格里(SGL)等。近年来,受国外进出口政策限制及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碳纤维市场中的进口碳纤维占有率会降低。受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迅速增加和国外碳纤维供给难度增加的影响,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扩产意愿强烈,预计国内碳纤维企业的整体产能将进一步增加。如果未来碳纤维的进口供给和国产供给大幅度的提高,导致国内碳纤维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可能会对公司的市场地位、业务发展及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未来盈利的实现受到宏观经济、市场环境、产业政策、行业竞争情况、公司管理经营情况、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未来上述因素出现重大变化,可能会引起公司的产品需求受到不利影响,进而使公司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经营业绩面临下滑的风险。

  公司享受的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政府救助提升了公司经营业绩,若未来国家税收政策发生明显的变化使得公司未再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没办法取得新的政府补助,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近年来,国内碳纤维市场需求迅速增加,公司凭借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优势,报告期内销售价格及销售规模均不断的提高。短期来看,受国内需求量开始上涨的影响,公司碳纤维价格存在逐步提升的空间;长久来看,未来市场供求状况、行业竞争情况、美国和日本等碳纤维主要出口国的出口政策、原材料成本等因素有几率发生变化,公司存在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中复神鹰经过十几年自主研发,业已突破超大容量聚合、干喷湿纺纺丝、快速均质预氧化碳化、碳纤维表面处理和上浆剂等核心技术工艺,系统掌握了碳纤维T300级、T700级、T800级、M30级、M35级千吨级和M40级、T1000级百吨级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干喷湿纺碳纤维的关键技术突破,建成了国内首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自设立以来,公司不断突破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的技术瓶颈,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取得26项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

  中复神鹰通过自主培养建立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中坚力量,博士、硕士、本科学历层次科学合理,学科领域专业全面,副高级以上职称为主的高层次人才队伍,研发领域涵盖了油剂、上浆剂、聚合纺丝、原丝及碳丝生产各项工艺流程。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业化及应用技术探讨研究创新团队入选为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团队骨干成员入选国家重点人才计划,是国家第二批“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和第四批“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多人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江苏省“333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计划等省部级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计划;成员还包括多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公司人才团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能力强,核心成员十多年来在适用于干喷湿纺的高粘度纺丝原液制备、聚丙烯腈基原丝快速纺丝技术、高效快速预氧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技术设计、工艺技术的核心技术,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实现了质量稳定的碳纤维批量供应。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产能为14,500吨/年,包括连云港生产基地的3,500吨/年产能,以及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于2022年5月建成并投产的11,000吨/年产能,产能及产量均处于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前列。西宁二期碳纤维项目正处于建设阶段,截至目前各厂房已封顶,预计2022年底至2023年期间各生产线开始陆续建成并投产。在近年来下游需求保持迅速增加、国内碳纤维市场整体供不应求的市场背景下,公司产能及产量规模优势为公司获取新增市场占有率和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1)产品的质量方面,公司目前所有产线均使用干喷湿纺技术生产高性能碳纤维,干喷湿纺相比于湿法工艺具有碳纤维表面缺陷少、拉伸性能和复合材料加工工艺性能优异、纺丝速度快等优点;公司在国内率先建成干喷湿纺T700级、T800级碳纤维千吨级生产线,并逐渐完备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管控,产品的质量与国际同种类型的产品相当,客户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

  (2)产品品种类型方面,公司所生产的碳纤维型号丰富,涵盖了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强高模型等不一样,能够很好的满足下游不相同的领域的市场需求,大范围的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承受压力的容器、碳/碳复合材料、风电叶片、交通建设、体育休闲等领域。

  (3)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方面,干喷湿纺工艺纺丝速度快、碳化时间短、生产效率高,相比于湿法工艺在高性能小丝束碳纤维生产方面具有一定成本优势,兼具高性能和低成本特点。同时,公司产能及产量位居国内前列,规模化生产优势逐步降低了产品单位成本。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连云港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相关产品